采访专业女足教练,揭秘青少年女足的成长之路!
体育新闻
8月9日,一场名为“石榴花开 青春绽放”的全国青少年女子足球民族团结友谊赛决赛在新疆喀什激情上演。在比赛的直播过程中,女记者特别连线了四川省内江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、资中女足主教练肖瑞琪。她不仅以专业的视角为观众带来比赛的实时解说,更坦诚地分享了她对青少年女足成长故事、热血梦想以及未来的展望。
问:您认为青少年女足和青少年男足在训练方法上有哪些明显的区别?比如在体能训练、技术培养的侧重点上会有所不同吗?
答:青少年女足与青少年男足的训练方法在不同阶段确实存在一些差异。
在12岁以下阶段,男足与女足的训练区别不大。因为这个阶段青少年在身体发育和心理层面基本处于同一水平,甚至在小学及以下阶段,男足球队中纳入几名女生一同训练也是可行的。
但从12岁开始,由于女孩子的身体发育早于男孩子,训练方法就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。在针对女生的训练中,除了技术和战术的培养外,核心力量的训练也成为了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。
问:许多家长可能担心女孩踢足球会影响学业或身体发育,您从专业角度分析,青少年阶段踢足球对女孩的成长有哪些积极意义?有哪些需要注意的“误区”?
答:从专业角度来看,青少年阶段参与足球运动对女孩的成长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,尤其在意志品质和心理素养的塑造方面,有着课堂教育难以替代的价值。
在团队环境中,女孩们需要通过持续努力争取上场机会、争取主力位置,同时还要维护团队协作的凝聚力。这种竞技与协作的平衡,能有效培养她们的集体意识和进取精神。而在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跌倒、伤痛,或是比赛失利、点球大战等高压场景,她们需要在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挑战下迅速调整状态,这种在逆境中重塑心态的能力,正是“强大心脏”的具象化体现。可以说,足球运动通过身体和意志的双重磨砺,为女孩们构建了独特的人格锻造场。
问:青少年女足运动员在不同年龄段(比如小学、初中、高中),训练的重点通常会有什么变化?比如某个阶段更侧重培养兴趣,某个阶段开始强化战术意识?
答:当前,中国足球的发展越来越规范化,尤其是青训体系的建设备受重视。对于青少年女足运动员而言,不同年龄段的训练重点存在显著差异,需要遵循科学的成长规律进行针对性培养。
在低年龄段(三年级及以下),训练的核心并非局限于足球专项技能的提升,而是以全面发展为导向,着重加强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。此阶段,会鼓励孩子们参与多样化的运动项目,如游泳、篮球、跑步等,同时可适当接触足球相关活动,在广泛的运动体验中逐步了解足球,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。
进入三年级及以上的小学阶段,运动员可开始加入球队进行较为正规的训练。训练内容将围绕技术与技能的掌握展开,通过小区域的对抗练习,如一对一、二对二的攻防训练,帮助运动员规范技术动作。同时,这一阶段需注重夯实基础,激发运动员对足球的热情,培养其在比赛中积极向前的品质。
问:现在国内青少年女足的参与度大概是什么水平?和过去相比有变化吗?您觉得哪些因素会影响女孩选择踢足球?
答:国内青少年女足的参与度与过去相比,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。过去,女足是比较冷门的项目,大家关注比较少,即便在重要的国际赛事期间,可能会吸引较多观众,但在日常情况下,尤其是青少年女足,受关注度更低。
问:对于想让孩子尝试足球的家长,您会建议从几岁开始接触比较合适?刚开始训练时,最需要关注孩子哪些方面的发展(比如兴趣、基础动作、团队意识)?
答:其实三年级左右都是可以的。以我们四川的情况为例,一些足球氛围浓厚的城市,比如在成都,部分学校在孩子一年级时就组建了校队,家长们也会支持孩子加入。
问:青少年女足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,可能会遇到哪些常见的挑战(比如伤病预防、学业与训练的平衡、心理压力)?教练和家长可以怎么帮助她们应对?
答:青少年女足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,面临的挑战较为多样,其中伤病问题尤为突出。
问:目前国内青少年女足的培养体系是怎样的?比如校园球队、专业青训机构、业余俱乐部这些不同路径,各有什么特点?
答:我的工作处于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最基层、最一线,主要从组建球队开始。
问:对于那些只是把足球当作业余爱好,而不打算走专业道路的女孩,您觉得坚持踢足球能给她们带来什么长远的好处?
答:我觉得对于这些女孩们来说,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有助于提升她们在特定环境中的社交能力。